道教按《易經》陰陽學說之理,演繹出西華金母、東華木公,二神共理陰陽,象徵天道化育萬物,佑民生息,此乃中華民族崇拜神靈之緣由。西王金母聖蹟流傳距今已有五千餘年,日轉星移,時光已將西王母顯化人世的浩蕩史蹟,深植於塵世之中。今溯其源,窺知甘肅涇川之回山乃西王母聖地,此點與史書記載相吻合。 一、「回」之迷霧
按《史記‧漢書》所載,秦漢之前,中國西部渭河上游、涇河中上游、洛河上游一帶遺有「回城」、「回中宮」、「回中道」等古地名,這一地帶從五地至西周,均屬中原西部地域,涇川回山居於其中,故有「回山中」之稱。回山自古為西王母神靈所居,故建宮禋祀,名為「王母宮山」,後人失察,使「回」成為迷霧。回山者,西王母之山,因為涇、渭、洛三河上游一帶有「回」的古地名,此乃有史可鑒。 二、回山王母宮遺存
西王母在道教尚未創立以前,即廣泛被先民信奉崇拜,東漢以來道教尊稱「西王金母」或「西華金母」。涇川回山正處在中國西部生息之地,回山上的王母宮,並非王母廟,宮與廟意義不同,廟僅指供奉神靈的地方,而宮特指帝王、神人居住之所。由此可知,回山王母宮是先民對西王母崇拜的重要遺存古蹟。從回山王母宮勝蹟遺存來看,確實是一所完整的古代西王母事蹟聖地。回山王母宮建築拔地而起,從正面觀望,有如天之柱,山下有各種神像的石窟,涇水環其左,汭水環其右,古意蒼蒼,宮闕高踞山巔,登臨其境,俯視人寰,有冥漠天遙之感。回山王母宮,背西面東,正符合道書所載西王母配位西方,與理於東方的木公相呼應。殿上是三清樓,殿前有一古槐,名「降真樹」,此樹據傳為周穆王會西王母時於此山而植,樹前建有「香亭」亭下是玉皇上帝殿,亭左為三皇殿,亭右為五帝殿,玉皇上帝殿下為三天門。宮南之山麓是瑤池,宮西之上有天池,入山必經五道靈官殿才能達一天門,此即回山王母宮之主體格局。回山王母宮位處甘肅涇川古代西行的要道上,肇建於西漢元封年間(即公元前一0七年左右),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堪稱中國祀神最古老的建築,可惜在清同治年間的陜甘回變中被焚毀。今回山王母宮留下斷碑、殘碣、 瓦礫遍地,唯宋天寶元年石碑倖存,此碑記載三次重修經過。回山下遺存古人攀登回山謁西王母,並稱頌西王母聖蹟的殘碑極豐,令朝謁者抵此,甚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