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師說:儉,是指自奉儉省;不吝嗇,是指大方而不浪費;節己,是指節約自己,即是減少自己的耳目口福之欲。節儉自己,對外大方而不失禮節。這裡的儉而不吝嗇,是針對做善事大方慷慨而言,把自己勤勞節儉的成果用來佈施社會,這種善舉歷史記載層出不窮,如果光靠節儉只顧累積錢財,就會成為可憐的守財奴,正確的節儉精神是「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其行為是樂善好施,視別人的困苦為自己的困苦,見人有急危困難,能及時伸出援手,給予親情的關懷。儉而不奢,節己厚人,最高典範莫過於東晉陶侃,陶侃家貧,與母親住在一起,相依為命,一天陶侃家來了幾位友人,當時正是冰天雪地,而陶家僅有過日之糧,母親見兒子面有憂色,便叫來陶侃說:你儘管出去留客,我自有辦法。就把自己長髮剪了,賣髮買米,備好晚餐,招待賓客,留下後世美談。《度人經》說:「濟世救人,儉讓為先,節己不節人,功德無量。」節儉大者,推動到大傳統的國家社會,就會像風一樣奠立民風純樸,社會繁榮,國家富強。推動到小傳統的民間家族,就會衍成儉而持家,父慈子孝,家道興昌。中國歷史上被推崇節儉愛民的明君,即西漢的文帝,他不做勞民傷財之事,且以身示範,他除了上朝身穿龍袍外,平日只穿布衣,宮人所穿衣著簡樸,連他 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准衣裙拖地,浪費布料,更不准穿金戴銀。宮中帷帳、被褥不准刺繡,以此提倡純樸民風,朝臣皆受感化,個個節約清廉,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百姓安樂,社會繁榮。唐書記載唐太宗告誡兒子們說:每一食當思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結織之辛苦。宋儒朱熹的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北宋時,司馬光當了宰相,生活十分簡樸,晚年他留一首「以儉立名,以侈自敗」作為家風傳承,司馬光去逝時,皇帝派人送白金二千兩到他家,其子司馬康不受,如數退還,留下「為人廉潔,口不言財」的美譽。舊時一首《憫農詩》說:「鋤禾日當中,汗上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說明每一粒糧食都是付出血汗辛苦而來,絕不可浪費。節儉小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大至土地房屋,勤勞節儉二者有密切的連貫關係,缺一不可,只勤不儉,就像把一顆種子種在大石上,無法生長,自然不會有收穫;只儉不勤,懶惰成性,自會失敗墮落,所以說:「能賴其力者生,不能賴其力者亡」。為人奢侈懶惰,即使祖上留下金山也會花光,而奢侈又暴殄食物,上天所不容,必有災禍臨身,古諺說:「奢者狼籍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又舊時農諺說:「寅時吃了卯時糧,倉庫長 年常無糧」,這都是說節儉的重要性。凡人透過吃苦耐勞獲得的東西,自然會多加珍惜,得來不易的錢財,就不會奢侈無度,自然會養成節儉的習慣,這種勤勞得來的節儉,實是人生社會品德修養的典範。《論語》說:「奢而不遜,儉是因,與而不遜,是因。」意思是一個人奢侈,就會產生驕傲,認為節儉樸實會顯得寒傖,富貴不生驕傲,節儉又能行善,凡事必獲成功。縱欲放蕩,就會衍生邪惡念頭,招致上天懲罰,必然走向失敗之路。一切衣食住行本著節儉原則,才能在環境困難時,不怕艱苦,堅強的意志可以戰勝一切困苦,這樣當你富貴時,才不致於沉淪奢侈腐化,仍能保持原來的勤苦節儉,繼續奮發向上,創造更有成就的未來。只有節儉成習,才能持盈保泰,如果不懂這個道理,一旦有財富時,就會沉醉於奢華享受,終會招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