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一天天流逝,殿宇裝飾也隨著一日日有所進展,包商合衷共濟,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廟殿內外部的裝飾全部完工。左右鐘鼓樓雖尚未建造,但立遠觀望,廟宇壯麗,飛簷脊頂及燕尾造局優美,精巧剪黏分別裝飾在脊頂和規帶上面,樣式巧作變化多端,整座廟宇在夕照之下,毫光輝燦,猶如一根高桿懸掛著華旛,迎風招展,吸引了無數香客流連讚歎。
松山慈惠堂巍峨殿闕,慧思巧作正可代表東方廟宇建築之極致典範,展現出華北宮殿式的特色,又與華南廟宇樣式相融合,在北式斗拱傳統中,加入垂花吊筒,呈現出莊嚴富麗兼容並蓄的景觀。拾級而上,川門之間有寬闊的前廟,川門前兩座大香爐,前後並排,爐煙升騰不斷,香火旺盛可見一班。仰望琉璃滴水下的簷樑斗拱,搭配漆金垂花吊筒,顏色鮮豔,美觀富麗,入眼舒暢。跨入步口,拜殿寬敞,兩邊各有朱紅圓柱撐起內殿,殿內還有四根渾厚朱紅的分金大柱,從地面凌天而起,宛如雲中樓閣。大殿左右建有兩廂,隔間相通,精巧設計代表天地人三才合為一體。大殿基座高度七尺多,氣勢威儼罕見,神龕金碧輝煌,正龕主祀無極至尊太真西王瑤池金母,金尊雕造高達十三尺多,眉慈目廣,飽滿渾實,左右有玉女手執寶扇侍側。左龕配祀昊天玉皇上帝,右龕配祀虛空地母元君,金尊全部瀝粉貼金,寶光四射,氣震山嶽,契理乾坤。瑤池金母寶座位鎮正中高龕之上,居高臨下,俯視眾生,威嚴中帶有母親的和藹與慈悲,好似一面觀察著信人功過,一面關心著叩拜信徒的吉凶命運,又一面感化眾生,廣度有情。龕前同祀慈航觀音大士、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天上聖母和福德上公等,右廂設有文昌殿,主祀文昌帝君,配祀天聾、地啞二聖。後來 在右廂又加設太歲星君殿,供奉六十太歲星君。松山慈惠堂眾聖濟濟一堂,神威浩蕩,加上郭宗師修行有成,濟世有方,秉持母娘慈悲,普度眾生,發揮以法布施之至妙,進而奠立信徒香客朝謁的深厚基礎,凡初次造訪的香客,放眼見到這座流光異彩的殿閣及瑤池金母寶像,不僅會感到天地之間的莊嚴與肅穆,在闇冥的蒼穹中,更彷彿瑤池金母親臨駐蹕於福壽山的人間福地一樣,無形中令人產生一種敬畏,不由自主地跪拜敬叩。在這處充滿祥和與謙讓的信仰光采裡,不管你是否是瑤門信徒,都會從中獲得一份寧靜、祥和,安頓著你被俗塵糾纏的疲憊心靈。
民國七十八年(西元一九八九年),在主要廟體底定之後,又增建了左右鐘鼓樓,造型與色澤完全配合大廟的整體建築,採華北式斗拱,同樣也搭配使用華南式垂花吊筒,規帶與脊頂的琉璃瓦一樣為黃紅相間,整個建築分成四層建構,燕尾川門龍鳳剪黏,美輪美奐,至此硬體建築已臻於完整。郭宗師語重心長地對門下信徒及廟務職事人員說:「廟宇建成時,我終於領悟到當初母娘對我毅力的磨練與考驗,實在是用心良苦。這些年來,我就像一粒種子,因為能忍受埋在土裡不見天日的磨練,才能萌芽生長及茁壯,長成可以為眾人遮風避雨的大樹。當初對道法完全不懂的我,如果未能及時體察母娘所賦予的恩惠,就像一粒種子,雖然發了芽,但因為缺乏陽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潤,還未來得及壯大就已枯萎夭折;即使勉強長成了,充其量也不過是一株歪歪扭扭、枝葉稀疏的小樹,禁不起風吹雨打而彎折。因此我很慶幸,當年懵懂的我能夠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她回憶說,自從與母娘因緣相遇,承神恩而在家宅隨緣入道,開辦濟世,一直到買地建廟,這一路走來,歷盡滄桑,受盡苦難,苦到深處真是無語問蒼天,這種辛苦焠煉的過程,只有自己及當年追隨她買地開山闢地、付出無數心血的母娘契子女及熱心效勞的信徒,才能體會一二。往 事確實不堪回首,但是郭宗師的觀點永遠不變,她始終認為這就是一種修行。 殺生害命植冤債,持齋戒律種福田
郭宗師開示信徒持齋不殺生的重要性,她說一切眾生皆有情,包括四生六道、飛禽走獸都有其獨特的靈性,例如烏鴉能反哺養親、羊有跪乳之仁、虎毒不食子,都說明萬物具有靈性。中國第一部字典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把申猴解釋為神猴,因古代有一種猿猴名叫「果然」,年少的果然採到果實,會先送給老猴子吃,倘若同伴不幸被捕,其餘的果然會相聚哀號痛哭,寧願同死也不願分離,這種申猴具有人性的慈悲,又有禮儀之風,因此稱為「仙猴」。《世說新語》中也記載:東晉時,桓溫率軍渡長江入蜀,途經三峽,部下士卒捉到一隻幼猴,母猴看到其子被擄,不顧一切一路拚命緊追戰船,哀鳴不已。追了一百多里路,體力耗盡也無法救子,悲號地自山崖跳入船中而死,士卒大喜,認為母猴自投羅網,殺猴烹煮,剖開猴腸,才發現腸子竟然斷成一寸一寸,原來母猴無力救子,竟然悲痛哀號到肝腸寸斷。又古書記載三國時鄧芝出征時,路見一母猴抱幼猴在樹上,他張弓一箭射中母猴,幼猴不僅哀哭不止,還為母猴拔箭,並摘下綠葉在口中嚼碎,敷在母猴傷口上,鄧芝頓感難過,從此不再張弓射獵。古今很多詩人對猴歌頌,如《聞猴》中有:「入耳便能生百恨,斷腸何必待三聲?」春秋屈原有一首「聽到猿鳴時,更有斷腸感」。你能說猴子的靈性與慈愛都不如人嗎?再說六畜之中牛和狗都具有至高的靈性和情義,在農業社會時期,牛勞苦耕田拉車,默默承受,牛與世無爭,又不茍且偷生,不居功自傲,所以孔子十分推崇牛的精神。而狗不嫌主貧又忠於主人,見到主人遭遇大難,就會悲吠,聲淚俱下。更有狗救主人之事,累載不鮮,故稱義犬。
舉凡有生命的萬物都具有靈性和愛惜生命,人們為了貪圖口慾,將之宰殺烹煮享食,全然不知殺生害命,死後會墜入地獄,上刀山,下火海,過油鍋,而後轉生六畜,讓人宰殺,這就是一種因果輪迴的報應。天下眾生本性都是純潔善良,就因被口福之欲、財富及無盡的欲望所累,內心迷悟,才犯上殺生,如果內心清明,知道殺生等於妄害一條生命,就會生出慈悲之念,修身而戒殺,靈犀一束通天庭,就能脫離無邊苦海。因此俗話常說「天有好生之德」,人類應該把天下萬物生靈視同自己的生命加以愛護,死後才能躋登道岸。不殺生就有慈悲心,人所以被稱為萬靈之最秀,是因為人有愛惜物命惻隱之心,故古代有道者有四不食的禁忌,聽到宰殺之聲,其肉不食;見到宰殺場面,其肉不食;懷孕母牲,其肉不食;自己餵養生畜,其肉不食。如果能把這樣的慈悲心不斷的增長,對生靈都會加以呵護和愛惜。古詩有「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之語,這種連鼠蟲的物命都不願殺害的仁慈,可謂一種不殺生的最高寫照。天下一切眾生都有強烈求生的意志和本能,人們把牠殺來養活自己,並視為是一種快樂和享受,當生靈被殺時,先遭到宰割,後被水煮油煎,所受的痛苦是難以想像的。人們之享食,哪怕是山珍海味,也只不過是求得一時之口樂而已,如 以粗糧蔬果充饑,還不是同樣可以填飽肚子?人何必去殺害生靈來減損自己的福澤。尤其所有生靈都具有血氣靈性,你不殺牠的生命,牠的靈永遠不會恨你怨你,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不會吃牠的肉,也就不會殺生了。
郭宗師說:自古儒道兩家無論修道養生或祭祀求願,皆重視持齋,而道家持齋歷史悠久,按《黃帝本行紀》記載,黃帝常潔誠修齋祭祀天地。《史記‧周本記》記載周武王討伐紂王時病重,而天下尚未安定,朝歌眾大臣不勝憂懼,周公乃率領眾大臣沐浴後虔誠持齋,禱告上天,祈求武王病癒,經周公拔齋祭祀後,武王果然病癒。周末時,孔子常告誡弟子說:「齋、戰、疾三件事,應慎又慎。」有弟子疑惑,問孔子說:齋是素齋,戰是戰事,疾是疾病,持齋、戰事和疾病有何關連?孔子回答說:戰爭死傷必然慘重,人力無法抵抗,也無法解決,只有禱告於上天,得到上天憐憫才能減少傷亡;人有疾病纏身,是因緣關係,必須一面服藥,一面求神,舉凡祈禱上天或乞恩求神,就要潔誠持齋,誠心不到,就無法感應神靈。所以孔子主張人有疾病,必須求神合藥。道教認為祈神求願都要先行持齋,南宋時道教盛行五臘日祭祀先亡,所謂五臘日,即正月初一為天臘,五月初五為地臘,七月初七為道德臘,十月初一為民歲臘,十二月初八為五候臘。此五日修齋祭祀先亡,薦福追思,功德最著。
持齋不僅可以修養自身德性,對祭祀更是無量功德,如南宋著名道士陸修靜撰寫的《洞玄靈寶五感文》記載:持齋是一種功法,五臘日信民修齋祭祀先靈,是感念父母因我而受三涂之苦,以解己身之罪。三涂又稱三塗,即地獄猛火所處為火塗,畜生互相啖食之處為血塗,餓鬼被刀劍逼迫之處為刀塗,三塗苦多,念念生滅,故叨承法子(法子即道士法師)及奉道者,以持齋之誠,先感動神靈,再合經功之力薦度父母先靈即可免除三塗之苦。郭宗師開示門下信徒說:持齋離不開戒律行為,修齋無戒,就會內盪心亂,乞恩求願或入道修行目的就無法達到,她也對信徒說:學道求真,齋戒併行,道則可得,不修齋又不持戒,則道不可得。一個人如果能終身持齋又能施行戒律,不僅受用無窮,而且福不離身。在道門中修行若為六情所繫,五欲所迷,內濁心亂,外昏穢境,又被名利聲色所誘,就會癡迷,為了斬斷欲念,戒除六情之欲,清除五苦,最好方法就是真誠持齋,謹慎自戒,才能歸返善性真境,所以初入道門學道修行,當以持齋和戒律自己為先,因為有法無戒,猶如過河而無舟,也好比黑夜走路,手上無燈,寸步難行。《道教科範》規定誦經必齋,校經必齋,禳災必齋,乞恩天地,祈福冥靈必齋,學道修真不持齋就無法修道了。郭宗師自奉儉樸, 長年持齋,自開壇以來就以蒼生為念,濟世為己任,她法施信眾說:齋戒是一種清靜自身的修行,尤其不殺生害命,就可以扔掉一切罪孽,如果只貪口福,日日殺生,罪孽日累,如同病入膏肓,便是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