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堂主傳記

第 9 章 心念真誠感天地,靈光一束透天庭

郭宗師在興安街開堂,宣化瑤門聖教長達八年,得到瑤池金母授教良多。一日午後,感到身心有些疲困,坐在椅上休憩,不覺沉沉入睡,在甜睡中,靈魂出竅離身,獨自爬行在一座遍地亂石叢草、無路可通的山坡,她雙手撥開草叢,爬行至高處,眼看前方,一座高峰聳立直入雲霧之中,周邊群山疊嶂,回頭眺望,虛空縹緲,視野遼闊,觀坐在石,綠翠青蔥,叢草隨風翻飛,景致優美,立身之處,好似受日月精華孕育千萬年,真是毫光照大千,遂有感天繞祥雲,地生瑞氣,她正全神欣賞此一自然景色之際,突然有一堆堆烏雲移來覆蓋天空,剎那間天出閃電,雷聲震動,她一驚而醒,滿頭大汗。雖然是夢境一場,但夢中所見景物清晰地在腦海中盤旋不去,她認為絕非無緣無故白晝作夢,必是母娘顯化因緣之夢。她又想到這些年來立堂開辦濟世,道場得向人承租,寄人籬下,如果長久以往,確實難以宣化母娘慈悲,普度眾生收圓大業也會有滯礙難行之處。她繼而又想起夢中所見那片美景如畫的福地,別說現在沒有財力,如果有錢,也找不到這樣天造地設的福地可買,無法踐行之事,也只好當作白日夢來解釋了。然而,就在數天之後,母娘卻降臨聖示覓地建廟,以奠立千年弘法大業。郭宗師至此才恍然大悟,前日白晝夢景,緣起於神人靈光相通,母 娘顯化欽點肇基興建大廟之地。於是她就與多位隨修信徒在大台北山區四處尋找母娘欽點的肇基建廟用地,卻均無所獲。一日,居住在台北市永吉路的信徒高明賜前來告知,松山區(今信義區)市郊有處福壽山麓,山勢清幽,周圍群山蜿蜒起伏,景色怡人,說不定這個地方正是金母娘娘所指定的肇基建廟之地。於是郭宗師與隨修信徒一行人來到福壽山下,那時有一條小山路通往四獸山,平日為市民爬山運動的去處,但要上福壽山則到處是亂石叢草,無路可行,一行人好不容易爬上去,他們在福壽山麓亂石叢林中行行停停,尋尋覓覓,邊撥開雜草,邊察看地形,爬到現今肇基廟地停下觀望,郭宗師遠眺後山,一峰聳立,周邊群山綿延,這片地的山形由低順勢而高,三面環山,綠野蒼翠,福壽山坐鎮虛谷之中,靈秀自在,好像天地精魄所化,郭宗師發現這裡雖然雜草叢生,但綠蔭匝道,草木如茵中含有一股瑞氣,而後又有背靠,周邊又有象徵虎、豹、獅、象之形狀的四獸山為護,福壽山麓左右又有似龍像虎的丘陵山勢,蜿蜒起伏,蒼山如黛,背後左右自然形成群山環抱,放眼所見,鬱翠青蔥,立身高處,眺望山下,舊時松山繁華市區一覽無遺,這一片山地可謂景色空明,鍾靈毓秀,自古天成,地脈之靈動不出其右。再細觀左右山澤,深邃遼闊,在夕 陽照射下,山坡含輝,叢草如茵,野花爛漫,讓人產生無限的溫暖愉悅之感,猶如沐浴在春風中一般,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正符合她夢中所看到的福地。

  

後來她們一次又一次的來到福壽山麓,謹慎勘查,每一次登山,都感受到朝陽與心靈融合一體,好像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放射著璀燦的光芒,也好像有一股紫氣的彩雲不召自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靈山聖地在眼前」。郭宗師認為山中是修行之所,也正符合弘揚瑤門聖教最理想的人間福地,她心裡想著,這塊山地位處市區邊緣,與福德街僅一路之隔,鬧中取靜,在此建廟,啟發信徒修行,棲身叢林超凡脫俗,養性山中,心靜自安,青山靜處,正是信徒修持理想的道場,復經深思熟慮,肯定這塊地是母娘欽點肇基建廟之地,這塊地沒有買下,就好像吃了一枚大棗子在肚子裡不能消化一樣,會時時刻刻感到難過。但是,她也不禁煩惱,眼下這一大片土地真要全數買下勢必需要龐大資金,建廟也要龐大的經費,現今沒有財力,這一切談何容易?此一難題一直沉悶在心頭,讓她食不知其味,睡不能入眠,坐也不得安寧,所有心神、所有的思維、所有的精力都綁在這個難題上,讓她真的心力耗損,人也消瘦許多。但一向倔強的郭宗師認為滴水可以穿石,繩鋸能斷木,只要堅定信心,沒有做不到的事,何況能為母娘奉獻心力,是一種殊榮,也是奉道專誠、意志堅定不移的考驗,所以沒有多久就下定決心,再苦再難都要買下這片土地,完成興廟弘道的 第一大願,達到大開方便之門,廣度迷津,普度眾生苦難的誓願與理想。

分享: